【健康科普第174期】肝病患者皮肤,巩膜为什么发黄?
来源:健康科普发布日期: 2017-09-13
患肝脏、肠道疾病时,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,眼白部分和皮肤颜色常变黄,医学上称为“黄疸”。
黄疸的产生过程与血液中红细胞、肝脏功能及胆道等因素有关,在正常情况下,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自然破坏后就释放出血红蛋白。血红蛋白在体内转化为间接胆红素。间接胆红素随血液进入肝脏,在肝细胞内转化为直接胆红素。肝细胞将直接胆红素分泌到毛细胆管后,使其成为胆汁的主要成分。胆汁通过逐级胆管系统最后排入肠腔。
正常血清胆红素是恒定的。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1毫克血清胆红素。少量的尿胆原使小便保持正常的黄色。
上述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或故障时,胆红素就会大量反流或存留在血中,血清胆红素量就可以升高。当每升血液中血清胆红素量大于34.2微摩尔,即2毫克/100毫升时,巩膜、皮肤黏膜就会发黄,即“显性黄疸”。
石家庄市第五医院
与新中国同龄,有70余年治疗肝病、结核病的历史;
河北省首家三级传染病医院,集医疗、急救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功能于一体;
省市医保定点医院;
无假日医院,节假日期间各种诊疗活动正常进行,方便患者随时就诊;
花园式医院,绿化率达到35%以上,是患者治疗、康复、休闲的场所。
把信任交我们手中 让健康从这里开始
相关信息
【专家在身边】夏季腹泻怎么办?听听专家怎么说
2022 - 08 - 01
夏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?这些预防方法要记牢!
2022 - 07 - 29
世界肝炎日|专家指导“助”您远离“肝”扰
2022 - 07 - 27
痔疮破裂大出血 年轻小伙险丧命
2022 - 07 - 25
羊肉串好吃,当心布病来“敲门”
2022 - 07 - 13
女性的难言之痛——前庭大腺脓肿
2022 - 07 - 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