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科普第231期】煎服中药汤剂学问多!
来源:文/ 药剂科 王超发布日期: 2018-01-11
中药汤剂是指中药饮片经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液体药剂,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。而《本草纲目》曰:“凡服汤药,虽品物专精,修治如法,而煎者卤莽造次,水火不良,火候失度,则药亦无功。”由此可见,汤剂的质量与煎煮药物的用具、水量、火候、时间和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一、常规汤剂煎煮方法
煎药用水:符合饮用水标准即可。
煎药加水量:根据中药的质地、吸水性决定加水数量,一般以水浸过药物表面3~5厘米。第二煎用水量可少一些,以超过药渣1~2厘米为宜。
饮片的浸泡:在煎煮前,将饮片进行浸泡,如芳香易挥发或容易吸水的饮片,宜用凉水浸泡;质地坚硬黏稠、不含挥发性成分饮片,宜用温水浸泡。一般以花、叶、茎类药物为主的汤剂浸泡时间稍短,而以根、根茎、种子果实类药物为主的汤剂浸泡时间稍长。
煎药工具选择:最好选用砂锅、陶罐、搪瓷、不锈钢。尽量避免使用其他金属容器:如铁锅在煎煮山楂、五倍子等中药饮片时,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,影响中药汤剂的疗效。
汤剂的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:汤剂的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的性质而决定。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,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%,提倡煎煮2次为佳。第一煎以水沸后20~30分钟为宜,第二煎时间可以稍短,以15~20分钟为宜。解表类、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,以水沸后15~20分钟即可,而滋补类药物和质地坚硬药物时间须长,可煎40~60分钟,二煎时间可稍短。
煎药的火候:沸腾前用“武火”(强火);沸腾后改用“文火”(弱火),保持微沸状态即可。煎药时应勤搅动,防止药液沸腾外溢或煎干煮焦。
煎药量:煎好的汤药过滤留取药液。儿童服药液量一般为100~300毫升/剂;成人为400~600毫升/剂,每剂按两等份分装,分两次早晚服用,或根据医生处方要求煎取药液量。
凡医师处方注明有“先煎”“后下”“包煎”“烊化”“另煎”“冲服”“兑服”“煎汤代水”“榨汁”等特殊要求的药物,应按要求进行操作。
二、正确服药及注意事项
煎好的药液最好立即滤出,最好当天煎制,当天用完。如果是代煎的真空包装汤剂,可根据代煎真空包装的提示在冰箱冷藏。
1. 煎煮后如何服用?
(1)服药的温度:根据病情需要而定。
温服:汤剂大多需温服。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;冷服: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。一般来说,寒剂宜冷服,适用于热证;热服: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。一般而言,热剂宜热服,适用于寒证。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,服后盖好衣被,吃热粥,助出汗,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。
(2)服药的剂量
根据医嘱病情需要,有的是分服(分次服用),有的是顿服(一次性服用)。
2. 服药的时间
汤剂一般每天一剂,分早晚二次服用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:一般来讲,病在胸隔以上的(心、肺),如咽痛、感冒、头痛、眩晕等应在饭后服用;如病在胸腹以下,如胃、肝、肾等疾患,则要饭前服用;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,滋补药要空腹服用,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,特殊方剂应遵医嘱。
3. 注意事项
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,忌食辛、辣、油、腻和生冷食物,忌暴饮暴食,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。若与西药联用,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,小儿、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。
石家庄市第五医院
与新中国同龄,有70余年治疗肝病、结核病的历史;
河北省首家三级传染病医院,集医疗、急救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功能于一体;
省市医保定点医院;
无假日医院,节假日期间各种诊疗活动正常进行,方便患者随时就诊;
花园式医院,绿化率达到35%以上,是患者治疗、康复、休闲的场所。
把信任交我们手中 让健康从这里开始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