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科普第403期】“布病”“懒汉病”,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!
来源:文/ 公共卫生科 吴璇发布日期: 2019-09-02
布鲁氏菌病(简称布病),是布氏菌属的细菌侵犯机体后引发的传染-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,也是自然疫源性疾病,在我国属乙类传染病。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、多汗、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。老乡们称之为蔫巴病、千日病、懒汉病。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,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。我国多见于内蒙、东北,西北等牧区,近几年在我省发病呈上升趋势。
1、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?
羊(山羊和绵羊)、牛、猪既是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,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。鹿、犬和其他家畜居次要地位。啮齿动物如豚鼠、小白鼠、家兔是敏感试验动物,也可以作为传染源。
2、布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?人是如何被传染的?
主要是经体表皮肤粘膜、消化道、呼吸道侵入机体。
具体为:
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,阴道分泌物,娩出物;或在饲养、挤奶、剪毛,屠宰以及加工皮、毛、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。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;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;
②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、内脏而受染;
③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,可发生呼吸道感染。
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;
④其它如苍蝇携带,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。但重要性不大。
3、哪些人群容易得布病?
兽医、牧工、家畜饲养员、挤奶工、屠宰工、皮毛收购员、毛纺工、制革工等人群,有一定的职业性,患病率取决于与牲畜及其产品的接触机会。养牛、羊的人易患此病。
4、布病的潜伏期多长?
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,经过1-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,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。发病时全身困倦、四肢乏力,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,反复发热,体温可达39-40,午后加重,次日早晨逐渐下降;多汗,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,个别人会出现肝脾肿大、淋巴结和睾丸肿大,女性有卵巢发炎、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症状。
5、布病有哪些危害?
人得了布病后,布鲁氏杆菌可以侵入人体各个部位,引起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,如有发热、多汗、疼痛(主要是大关节、肌肉最为明显)、乏力、肝脾肿大等。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,严重的可造成终身劳动力丧失。
牲畜患病后,可导致大量母畜不孕、流产,同时患病的牲畜可造成周围环境污染,使得更多的牲畜患病,这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,更对乳、肉、皮、毛加工带来无穷危害,而且还会影响人群的健康和当地的经济发展。
6、发现自己有类似布病症状怎么办?
发现自己有类似布病症状后应及时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检测,确诊病情后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治疗。
7、如何预防控制布病的流行?
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,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有:
①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,是预防畜间布病最效、最彻底的方法。免疫要年年坚持,而且免疫率要高,不能出现空白。
②引进牛羊时,一定要搞好检疫,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。如果牛羊已经得了布病,就要及时进行淘汰、屠宰。并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、净化。打扫牛羊圈时,要带口罩,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尘。
③患布病的牛、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,对牛、羊流产的胎儿、胎盘,要深埋或焚烧,不能随地丢弃,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。接羔、处理流产胎羔时,要带上胶手套,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,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。
④皮毛和屠宰病畜所污染的场所,也应严格消毒;加强对水源、粪便、牲畜的管理,避免水源污染。
⑤对布病患者的排泄物、污染物也要进行消毒。病人的碗筷,也要用开水煮沸消毒。
⑥喝牛奶、羊奶时,要煮沸后饮用。病畜肉应高温处理,吃涮羊肉时,要把肉煮得熟透了再吃。
⑦饭店、家庭用的菜刀、菜案,要生熟分开;切了生肉的刀、案,也要用热水消毒,避免污染其它餐具。洗碗用的抹布,如果擦了切肉的刀、案,再去擦碗,就能传染布病。所以,抹布也要有两块,一块擦生肉刀案,一块擦熟肉刀案。
⑧饲养牛羊、接羔、挤奶时,必须穿工作服,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,随穿随脱,定时消毒。挤奶后必须洗手,注意个人卫生。
石家庄市第五医院
与新中国同龄,有70余年治疗肝病、结核病的历史;
河北省首家三级传染病医院,集医疗、急救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功能于一体;
省市医保定点医院;
无假日医院,节假日期间各种诊疗活动正常进行,方便患者随时就诊;
花园式医院,绿化率达到35%以上,是患者治疗、康复、休闲的场所。
把信任交我们手中 让健康从这里开始
相关信息